教学课题 |
《小小羊儿要回家》 |
课时、类型 |
唱 歌 课 |
||
学情分析 |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歌曲演唱和表演的能力。这首富有童趣的《小小羊儿要回家》学生应该比较感兴趣。在演唱歌曲时,对于长乐句演唱时的换气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演唱,学生在掌握音准和气息方面会有一些困难,本课重点学习的全音符的演唱时值需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律动表示,所以还需要在发声练习和聆听歌曲时画旋律线来进行辅助,提前渗入相关唱法指导。让三年级的学生在情景贯穿中更深层次的理解歌曲含义,通过歌声体验到家是一个温暖幸福的地方,增进母子亲情和对家的热爱。 |
||||
教材分析 |
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曲调采用了内蒙古民歌《蒙古小夜曲》的音调和词意,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4|4拍,羽调式。歌曲一开始的两个乐句以舒展的旋律展开,即刻在人们面前展现了衣服辽阔的草原放牧晚归图。音乐宽广而宁静,富有意境。紧接着歌曲运用了“ X. X”以及带切分的节奏,曲调富有动感,与前边形成了对比,歌词中的“妈”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孩子亲昵的感情,语气十分亲切,感情真挚。最后歌曲以平稳的音调在充满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
||||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够用亲切的、柔和的声音按照乐句之间的换气来演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2、通过听唱法、模唱法学习歌曲,运用声势律动法学习全音符,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等丰富、深入学习这首歌曲。 3、学生通过演唱歌曲和编创表演活动表达对小羊的呵护之情以及感受家带给我们的幸福、温暖的情感。 |
||||
教学重点 |
1、用亲切的、柔和的声音按照乐句之间的换气来演唱歌曲。 2、学习全音符并演唱准确。 |
||||
教学难点 |
在演唱长乐句时进行合理的换气并唱准全音符。 |
||||
教学方法 |
听唱法、模唱法、声势律动法、情景教学、小组合作法、编创法 |
||||
教学评价 |
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观察提问等 |
||||
教学资源 |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三角铁、双响筒)等 |
||||
教 学 过 程 |
复 案 |
||||
一、组织教学: 1、师生互动 师:欢迎同学们走进耿老师的快乐音乐40分。首先老师拍击一组节奏,看看你们能不能模仿出来? 4|4 X. X X X X |X X X-|| 师:同 学 们 你们 你 们 好 ! 生:耿 老 师 老师 你 也 好 ! 师:你 们 是 几年 级 学 生? 生:我 们 是 三年 级 学 生。 4|4 X. X X X| X———|| 师: 学 习 还 好 吗? 生: 学 习 非 常 棒 (在全音符处师带领学生踏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节奏问好,拉近师生距离。截取歌曲中带有附点的节奏,让学生提前有所感知,同时通过踏4步的方式提前感受全音符的时值。 二、新课导入 1、播放《鸿雁》师表演舞蹈。 师:很高兴能在大学南路分校与你们共度这快乐的四十分,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礼物,我来表演一段舞蹈,一会告诉我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呢?生:蒙古族 2、发声练习 师: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蒙古大草原,这里有花有草,空气新鲜呀,来让我们带着闻花香的气息,用lu演唱。 4|4 6--- |2---| 5---| 2---||(边唱边用蒙古舞的压腕动作表示4拍以及音高)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歌曲中所有全音符的音,练习长音的演唱,并且加入蒙古族压手腕的动作表现音高以及全音符时值。 3、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学习全音符。 师:这么美丽的大草原上,如果只有花花草草就太冷清了,瞧几只小羊跑了出来,他们身上的小音符你们认识吗? 师出示节奏卡片,师用脚步表示时值,生用手在腿面上表示。 师走四步表示全音符,生总结时值,师介绍全音符。 【设计意图】:通过四分音符“走”、八分音符“跑跑”、二分音符“走哦”的律动进行复习,通过动作学习全音符时值从而引出全音符,为歌曲学习时寻找全音符做铺垫。 4、点题 师:瞧!成群的羊儿已经吃饱了肚子,天色也暗了,星星也亮了,小小羊儿跟着妈妈也要回家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学习《小小羊儿要回家》。 三、新课教授 1、范唱、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第一段安静聆听、第二段用律动表示4|4拍) 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草原?传递了怎样的情绪呢?(中速、优美抒情、宽广辽阔、宁静的草原) 【设计意图】:第一段聆听让学生安静感受歌曲情绪以及感受大草原的画面,第二段用律动表示出4|4拍的强弱规律。 2、复听歌曲、边划旋律线边找全音符出现的次数。 (第一段边听边做动作,第二段小声跟唱) 师:让我们再次聆听,用小手感受优美的旋律,画出小羊回家的路线图,并且用你的脚步找出全音符小羊,看看一共出现了几次?(6次) 【设计意图】:用划旋律线的方式感受歌曲旋律的音高,用脚步踏步的方式找到全音符,然后第二段学生小声跟唱进行巩固。 3、学唱歌曲 (1)师生lu模唱接唱歌曲(生只唱全音符出现的地方) 师:请大家用lu 的歌声接唱出全音符小羊,就像羊妈妈给小羊唱摇篮曲一样亲切温柔。 【设计意图】:用lu进行接唱全音符,一方面让学生的声音立体统一,另一方面巩固演唱全音符的时值。 (2)加词演唱前半段 师:接下来老师来当羊妈妈,你们是温顺的小羊,让我们用亲切的、柔和的声音进行音乐对话,老师前半句你们后半句。 (3)加词完整唱前半段,强调一、二乐句的换气。 前两个乐句较长,看看在那些地方换气合适? (在师生接唱处换气,PPT强调) (4)演唱六、七乐句,在休止符处加动作表示。 师:小小羊儿已经吃饱了,天色也暗了,小羊该休息了,谁能用一个动作表示小羊休息。(生自由表现,师引导) 让我们边唱边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用动作表现休止符,这样激发学生兴趣,能更好、更准确的演唱此乐句。 (5)演唱第八、九乐句,用动作表现换气处。 师先范唱,学生感受换气处。师生再一起用动作表示演唱。 【设计意图】:每个动作前就是学生需要换气的地方,两次“不要怕”前加摇手的动作,这样能够融入情景,也能更好的准确的换气,在“点着了”前用手轻轻托起,一方面找到换气处,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把音唱准。 4、完整跟琴演唱 (处理两次“不要怕”的力度情绪,讲解最后一小节的延长音。) 师:有羊妈妈的保护,小羊不要怕,不要怕,所以第二次要比第一次演唱的力度稍微强一些。最后一小节出现了延长音,让我们用轻柔的歌声,把小羊护送回家,他们越走越远,无限延长。(师生共唱最后一小节)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在完整演唱时注意力度和情绪的处理以及延长音的演唱方法。这样用学生好理解的情景更深层次的理解歌曲。 5、完整跟音乐演唱(加入动作、旋律线) 四、编创活动 1、加入打击乐器三角铁、双响筒 师:听小牧民放羊时羊脖子上的铃铛声用三角铁表示,小羊的脚步用双响筒表示,在全音符处用双响筒表示出来。 2、编创情景(机动,根据课堂时间) 师:听!远处传来了小牧民骑马和小羊脖子上的铃铛声(三角铁),草原上成群结队的马儿由远到进的奔跑而来(双响筒渐强表示),羊妈妈保护着小羊儿回家了(音乐响起开始演唱),最后一小节双响筒由强到弱表示。 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师:同学们,在你们动听的歌声中,小羊儿安全回家了,你们的家也是一个温暖、幸福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最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就像羊妈妈那样,所以我们也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同样去爱他们。最后让我们伴随着这首好听的《小小羊儿要回家》结束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再见! |
|
||||
板书设计
|
小小羊儿要回家 中速、 优美抒情 广阔宁静
节奏卡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 |
科学——8.形状改变了--常远 7.0MB
上传时间:2020-06-01 15:38:40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课件——耿瑶 1.1MB
上传时间:2020-06-01 09:51:12
教学课件——美丽的黄昏课件——耿瑶(音乐) 1.1MB
上传时间:2020-06-01 09:46:04
sumartaPDF 5.6MB
上传时间:2020-05-26 09:41:26
校歌 5MB
上传时间:2017-11-06 17:10:56